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实时天气 实时天气

泾县天气预报_泾县天气

tamoadmin 2024-06-19 人已围观

简介1.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气候造福于人的例子和给人们带来灾难的例子3.我爱我的家乡日记4.宣城历史上有哪些名人1、从柜子里拿出来的宣纸,已经皱巴巴的了,用来绘画,肯定影响效果。2、我们可以把纸展平放在一张桌子上平铺,用喷雾往纸上喷水,使纸张自然膨胀当然皱褶也就展平了,等到纸张完全干了以后,就可以用来写字或者画画。3、如果我们很着急,立马就需要用到这张宣纸,那就不能用以上的方法了。家里有熨

1.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气候造福于人的例子和给人们带来灾难的例子

3.我爱我的家乡日记

4.宣城历史上有哪些名人

泾县天气预报_泾县天气

1、从柜子里拿出来的宣纸,已经皱巴巴的了,用来绘画,肯定影响效果。

2、我们可以把纸展平放在一张桌子上平铺,用喷雾往纸上喷水,使纸张自然膨胀当然皱褶也就展平了,等到纸张完全干了以后,就可以用来写字或者画画。

3、如果我们很着急,立马就需要用到这张宣纸,那就不能用以上的方法了。家里有熨斗的,可以用熨斗,把温度调到中档。

4、先把纸张展平,用熨斗在有皱折的地方,来回进行熨烫,这里熨斗不需要用到蒸汽,正常烫就可以了。

5、可以看到,刚才的折皱已经不见了,纸张非常的平整。

6、熨烫过后的纸,如果暂时不用,一定要把它卷起来,妥善保存,不能再有折痕了。

注意事项:

将整包宣纸打开、铺平,然后,从一端开始把它卷起来,注意,一定要反卷,就是把正面朝外,背面朝里,尽量卷得紧一些,这样才能起到拉平的作用。卷好后,外面加一层包装纸或塑料膜,再用绳带儿在纸卷两端附近位置捆绑上,然后,放置一段时间,折痕就会变得很小了。

宣纸被称为千年寿纸,但也不是绝对的,防虫方面,为了保存的稳妥些,可放一两粒樟脑丸。

另应注意的方面:

1、假如宣纸受潮了,不要日晒,解开包裹宣纸的防潮纸,让宣纸在自然空气中让它自然挥发水份。(要在天气晴朗的日子),日晒会影响宣纸的寿命和性能。

2、宣纸存放的地点要远离油烟、潮湿。

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与君离别意,

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韵译:

古代三秦之地,拱护长安城垣宫阙。

风烟滚滚,望不到蜀州岷江的五津。

与你握手作别时,彼此间心心相印;

你我都是远离故乡,出外做官之人。

四海之内只要有了你,知己啊知己,

不管远隔在天涯海角,都象在一起。

请别在分手的岐路上,伤心地痛哭;

象多情的少年男女,彼此泪落沾衣。

评析:

此诗是送别的名作。诗意慰勉勿在离别之时悲哀。起句严整对仗,三、四句以散调承之,以实转虚,文情跌宕。第三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奇峰突起,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难阻"的情景,伟词自铸,传之千古,有口皆碑。尾联点出"送"的主题。

全诗开合顿挫,气脉流通,意境旷达。一洗古送别诗中的悲凉凄怆之气,音调爽朗,清新高远,独树碑石。

2.又送王孙去,

萋萋满别情。

(李白:《送友人》

鉴赏:

这是一首送别作。但这首诗通过对送别环境的描写,表达了李白与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在青山绿水间,作者与友人并肩而行,情意绵绵。这次一分别,友人就要象蓬草那样随风飞转,万里飘零,再见不知何日。“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形容友人行踪飘忽不定与自己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即景取喻,浮云与落日也都有了人情味。末句“萧萧班马鸣”更增添了别时的惆怅,全诗声色俱佳,节奏明快,感情真挚热诚而又豁达乐观,虽感伤别离,却不使人灰心、颓废。

这是一首充满诗情画意的送别诗,诗人与友人策马辞行,情意绵绵,动人肺腑。

首联“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点出告别的地点。诗人已经送友人来到了城外,然而两人仍然并肩缓辔,不愿分离。只见远处,青翠的山峦横亘在外城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绕城东潺潺而过。这两句,“青山”对“白水”,“北郭”对“东城”,首联即写成工丽的对偶句,确是别开生面;而且“青”、“白”相间,色彩明丽。“横”字勾勒青山的静姿,“绕”字描画白水的动态。诗笔挥洒自如,描摹出一幅寥廓秀丽的图景。

中间两联切题,写离别的深情。颔联“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此地一别,离人就要象蓬草那样随风飞转,到万里之外去了。此二句表达了对朋友飘泊生涯的深切关怀。落笔如行云流水,舒畅自然,不拘泥于对仗,别具一格。颈联“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却又写得十分工整,“浮云”对“落日”,“游子意 ”对“故人情”。同时,诗人又巧妙地用“浮云”、“落日”作比,来表明心意。天空中一抹白云,随风飘浮,象征着友人行踪不定,任意东西;远处一轮红彤彤的夕阳徐徐而下,似乎不忍遽然离开大地,隐喻诗人对朋友依依惜别的心情。在这山明水秀、红日西照的背景下送别,特别令人留恋而感到难舍难分。这里既有景,又有情,情景交融,扣人心弦。

尾联两句,情意更切。“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送君千里,终须一别。“挥手”,是写了分离时的动作,那么内心的感觉如何呢?诗人没有直说,只写了“萧萧班马鸣”的动人场景。这一句出自《诗经·车攻》“萧萧马鸣”。班马,离群的马。诗人和友人马上挥手告别,频频致意。那两匹马仿佛懂得主人心情,也不愿脱离同伴,临别时禁不住萧萧长鸣,似有无限深情。马犹如此,人何以堪!李白化用古典诗句,著一“班”字,便翻出新意,烘托出缱绻情谊,可谓鬼斧神工。

这首送别诗写得新颖别致,不落俗套。诗中青翠的山岭,清澈的流水,火红的落日,洁白的浮云,相互映衬,色彩璀璨。班马长鸣,形象新鲜活泼。自然美与人情美交织在一起,写得有声有色,气韵生动。诗的节奏明快,感情真挚热诚而又豁达乐观,毫无缠绵悱恻的哀伤情调。这正是评家深为赞赏的李白送别诗的特色

3.春草明年绿,

王孙归不归?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草原上的野草长得很旺,每年都会经历枯萎和繁荣的过程。野火也无法将它烧尽,春风一吹,它又生长了出来。野草的香味远远传来,阳光下,翠绿的野草通向那荒凉的城镇。又送走了亲密的好朋友,这繁茂的草儿也充满着离别之情。

这是一曲野草颂,进而是生命的颂歌。野草离离,生生不已。离离是生长的态势;岁岁枯荣是其生命之律动过程,其意蕴是规律和永恒。然而永恒的生命并不是在平庸中延续的。诗人把它放在熊熊的烈火中去焚烧,在毁灭与永生的壮烈对比中,验证其生命力之顽强。野火焚烧象征生命之艰辛和考验;春风吹又生言其顽强不屈,执著不移;侵古道、接荒城则言其无所不往,势不可阻。诗的前四句侧表现野草生命的历时之美;后四句侧重表现其共时之美。如此的野草,才有资格成为宇宙间一切生命的象征,才拥有值得人赞美的生命意义。尾联扣送别之意,“又”字暗示离别乃古今人事之所难免;别情如春草萋萋,亦人之常情。故前人有“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楚辞·招隐士》)之叹,后人亦有“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清平乐》)之悲。

4.渭城朝雨悒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这是一首送朋友去西北边疆的诗。安西,是唐中央政府为统辖西域地区而设的安西都护府的简称,治所在龟兹城(今新疆库车)。这位姓元的友人是奉朝廷的使命前往安西的。唐代从长安往西去的,多在渭城送别。渭城即秦都咸阳故城,在长安西北,渭水北岸。

前两句写送别的时间,地点,环境气氛。清晨,渭城客舍,自东向西一直延伸、不见尽头的驿道,客舍周围、驿道两旁的柳树。这一切,都仿佛是极平常的眼前景,读来却风光如画,抒情气氛浓郁。“朝雨”在这里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早晨的雨下得不长,刚刚润湿尘土就停了。从长安西去的大道上,平日车马交驰,尘上飞扬,而现在,朝雨乍停,天气清朗,道路显得洁净、清爽。“浥轻尘”的“浥”字是湿润的意思,在这里用得很有分寸,显出这雨澄尘而不湿路,恰到好处,仿佛天从人愿,特意为远行的人安排一条轻尘不扬的道路。客舍,本是羁旅者的伴侣;杨柳,更是离别的象征。选取这两件事物,自然有意关合送别。它们通常总是和羁愁别恨联结在一起而呈现出黯然销魂的情调。而今天,却因一场朝雨的洒洗而别具明朗清新的风貌——“客舍青青柳色新”。平日路尘飞扬,路旁柳色不免笼罩着灰蒙蒙的尘雾,一场朝雨,才重新洗出它那青翠的本色,所以说“新”,又因柳色之新,映照出客舍青青来。总之,从清朗的天宇,到洁净的道路,从青青的客舍,到翠绿的杨柳,构成了一幅色调清新明朗的图景,为这场送别提供了典型的自然环境。这是一场深情的离别,但却不是黯然销魂的离别。相反地,倒是透露出一种轻快而富于希望的情调。“轻尘”、“青青”、“新”等词语,声韵轻柔明快,加强了读者的这种感受。

绝句在篇幅上受到严格限制。这首诗,对如何设宴饯别,宴席上如频举杯、殷勤话别,以及启程时如何依依不舍,登程后如何瞩目遥望,等等,一概舍去,只剪取饯行宴席即将结束时主人的劝酒辞:再干了这一杯吧,出了阳关,可就再也见不到老朋友了。诗人象高明的摄影师,摄下了最富表现力的镜头。宴席已经进行了很长一段时间,酿满别情的酒已经喝过多巡,殷勤告别的话已经重复过多次,朋友上路的时刻终于不能不到来,主客双方的惜别之情在这一瞬间都到达了顶点。主人的这句似乎脱口而出的劝酒辞就是此刻强烈、深挚的惜别之情的集中表现。

三四两句是一个整体。要深切理解这临行劝酒中蕴含的深情,就不能不涉及“西出阳关”。处于河西走廊尽西头的阳关,和它北面的玉门关相对,从汉代以来,一直是内地出向西域的通道。唐代国势强盛,内地与西域往来频繁,从军或出使阳关之外,在盛唐人心目中是令人向往的壮举。但当时阳关以西还是穷荒绝域,风物与内地大不相同。朋友“西出阳关”,虽是壮举,却又不免经历万里长途的跋涉,备尝独行穷荒的艰辛寂寞。因此,这临行之际“劝君更尽一杯酒”,就象是浸透了诗人全部丰富深挚情谊的一杯浓郁的感情琼浆。这里面,不仅有依依惜别的情谊,而且包含着对远行者处境、心情的深情体贴,包含着前路珍重的殷勤祝愿。对于送行者来说,劝对方“更尽一杯酒”,不只是让朋友多带走自己的一分情谊,而且有意无意地延宕分手的时间,好让对方再多留一刻。“西出阳关无故人”之感,又何尝只属于行者呢?临别依依,要说的话很多,但千头万绪,一时竟不知从何说起。这种场合,往往会出现无言相对的沉默,“劝君更尽一杯酒”,就是不自觉地打破这种沉默的方式,也是表达此刻丰富复杂感情的方式。诗人没有说出的比已经说出的要丰富得多。总之,三四两句所剪取的虽然只是一刹那的情景,却是蕴含极其丰富的一刹那。

这首诗所描写的是一种最有普遍性的离别。它没有特殊的背景,而自有深挚的惜别之情,这就使它适合于绝大多数离筵别席演唱,后来编入乐府,成为最流行、传唱最久的歌曲。

5.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迷蒙的烟雨笼罩着吴地江天,织成了无边无际的愁网。夜雨增添了萧瑟的秋意,也渲染出离别的黯淡气氛。那寒意不仅弥漫在满江烟雨之中,更沁透在两个离人的心头。“连”字和“入”字写出雨势的平稳连绵,江雨悄然而来的动态能为人分明地感知,则诗人因离情萦怀而一夜未眠的情景也自可想见。 但是,这一幅水天相连、浩渺迷茫的吴江夜雨图,不也展现了一种极其高远壮阔的境界吗?中晚唐诗和婉约派宋词往往将雨声写在窗下梧桐、檐前铁马、池中残荷等等琐物上,而王昌龄却并不实写如何感知秋雨来临的细节,他只是将听觉视觉和想象概括成连江入吴的雨势,以大片淡墨染出满纸烟雨,这就用浩大的气魄烘托了“平明送客楚山孤”的开阔意境。清晨,天色已明,辛渐即将登舟北归。诗人遥望江北的远山,想到行人不久便将隐没在楚山之外,孤寂之感油然而生。在辽阔的江面上,进入诗人视野的当然不止是孤峙的楚山,浩荡的江水本来是最易引起别情似水的联想的,唐人由此而得到的名句也多得不可胜数。 然而王昌龄没有将别愁寄予随友人远去的江水,却将离情凝注在矗立于苍莽平野的楚山之上。因为友人回到洛阳,即可与亲友相聚,而留在吴地的诗人,却只能象这孤零零的楚山一样,伫立在江畔空望着流水逝去。一个“孤”字如同感情的引线,自然而然牵出了后两句临别叮咛之辞:“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诗人从清澈无瑕、澄空见底的玉壶中捧出一颗晶亮纯洁的冰心以告慰友人,这就比任何相思的言辞都更能表达他对洛阳亲友的深情。

6.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别董大

从诗的内容来看,这两篇作品当是写高适与董大久别重逢,经过短暂的聚会以后,又各奔他方的赠别之作。而且,两个人都处在困顿不达的境遇之中,贫贱相交自有深沉的感慨。诗的第二首可作如是理解。第一首却胸襟开阔,写别离而一扫缠绵忧怨的老调,雄壮豪迈,堪与王勃“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情境相媲美。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这两句以其内心之真,写别离心绪,故能深挚;以胸襟之阔,叙眼前景色,故能悲壮。曛,即曛黄,指夕阳西沉时的昏黄景色。 落日黄云,大野苍茫,唯北方冬日有此景象。此情此景,若稍加雕琢,即不免斫伤气势。高适于此自是作手。日暮黄昏,且又大雪纷飞,于北风狂吹中,唯见遥空断雁,出没寒云,使人难禁日暮天寒、游子何之之感。以才人而沦落至此,几使人泪可下,亦唯如此,故知己不能为之甘心。头两句以叙景而见内心之郁积,虽不涉人事,已使人如置身风雪之中,似闻山巅水涯有壮士长啸。此处如不用尽气力,则不能见下文转折之妙,也不能见下文言辞之婉转,用心之良苦,友情之深挚,别意之凄酸。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这两句是对朋友的劝慰:此去你不要担心遇不到知己,天下哪个不知道你董庭兰啊!话说得多么响亮,多么有力,于慰藉中充满着信心和力量,激励朋友抖擞精神去奋斗、去拼搏。因为是知音,说话才朴质而豪爽。又因其沦落,才以希望为慰藉。 “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余年。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可见他当时也还处于“无酒钱”的“贫贱”境遇之中。这两首早期不得意时的赠别之作,不免“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但诗人于慰藉中寄希望,因而给人一种满怀信心和力量的感觉。 诗人在即将分手之际,全然不写千丝万缕的离愁别绪,而是满怀激情地鼓励友人踏上征途,迎接未来。诗之所以卓绝,是因为高适“多胸臆语,兼有气骨”(殷璠《河岳英灵集》)、“以气质自高”(《唐诗纪事》),因而能为志士增色,为游子拭泪。如果不是诗人内心的郁积喷薄而出,则不能把临别赠语说得如此体贴入微,如此坚定不移,也就不能使此朴素无华之语言,铸造出这等冰清玉洁、醇厚动人的诗情。

7.桃花潭水三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赠汪伦》)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后人爱用李白的话评价李白的诗,是很有见识的。李白即兴赋诗,出口成章,显得毫不费力。他感情奔放,直抒胸臆,天真自然,全无矫饰,而有一种不期而然之妙。“看似寻常最奇崛”,正所谓绚烂之极,归于平淡,这种功夫是极不易学到的。这首《赠汪伦》就集中体现了李白这种自然高妙的诗风。明代唐汝询在《唐诗解》中说:“伦,一村人耳,何亲于白?既酿酒以候之,复临行以祖(饯别)之,情固超俗矣。太白于景切情真处,信手拈出,所以调绝千古。”白“斗酒诗百篇”,一生喜好游览名山大川。据清代袁枚《随园诗话补遗》记载:有一位素不相识的汪伦,写信给李白,邀请他去泾县旅游,信上热情洋溢地写道:“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李白欣然而往。汪伦是泾县的豪士,为人热情好客,倜傥不羁。于是李白问桃园酒家在什么地方,汪伦回答说:“桃花者,潭水名也,并无桃花;万家者,店主人姓万也,并无万家酒店。”引得李白大笑。留数日离去,临行时,写下上面这首诗赠别。 这首诗写的是汪伦来为李白送行的情景。诗人很感动,所以用“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两行诗来极力赞美汪伦对诗人的敬佩和喜爱,也表达了李白对汪伦的深厚情谊。 前两句叙事。“李白乘舟将欲行”,是说诗人就要乘船离开桃花潭了。那种语言不假思索,顺口流出,表现出乘兴而来、兴尽而返的潇洒神态。“忽闻岸上踏歌声”,“忽闻”二字表明,汪伦的到来,确实是不期而至的。人未到而声先闻,从那热情爽朗的歌声,李白就料到一定是汪伦赶来送行了。这样的送别,侧面表现出李白和汪伦这两位朋友同是不拘俗礼、快乐自由的人。在山村僻野,本来就没有上层社会送往迎来那套繁琐礼节,从诗中分析,李白走时,汪伦不在家中。当汪伦回来得知李白走了,立即携着酒赶到渡头饯别。不辞而别的李白洒脱不羁,不讲客套;踏歌欢送的汪伦,也是豪放热情,不作儿女沾巾之态。短短十四字就写出两人乐天派的性格和他们之间不拘形迹的友谊。 由于桃花潭就在附近,于是诗人信手拈来,用桃花潭的水深与汪伦对他的情深作对比。“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两句,清代沈德潜评价说:“若说汪伦之情比于潭水千尺,便是凡语。妙境只在一转换间。”(《唐诗别裁》)这两句妙就妙在“不及”二字将两件不相干的事物联系在一起,有了“深千尺”的桃花潭水作参照物,就把无形的情谊化为有形,既形象生动,又耐人寻味。潭水已“深千尺”了,那么汪伦的情谊之深,读者也可想而知了。诗人结合此时此地,此情此景,这两句诗也如脱口而出,感情真率自然。用水流之深比喻人的感情之深,是诗家常用的写法,如果诗人说,汪伦的友情真像潭水那样深,也是可以的,但显得一般化,还有一点刻意雕琢的味道。而诗中的写法,好像两个友人船边饯别,一个“劝君更尽一杯酒”,一个“一杯一杯复一杯”。口头语,眼前景,有一种天真自然之趣,隐隐使读者看到大诗人豪放不羁的个性.

8.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诗的起句“故人西辞黄鹤楼”紧扣题旨,点明送行的地点及自己与被送者的关系。“故人”一词说明了两位诗人的深厚情谊。“黄鹤楼”是天下名胜,是诗人墨客流连聚会之所,又是传说中仙人乘鹤升天之处。而今两位潇洒飘逸的诗人在此道别,更带有诗意和浪漫色彩。第二句“烟花三月下扬州”,紧承首句,写送行的时令与被送者要去的地方。“扬州”是东南都会,自古繁华,而“三月”又正是春光明媚,百花争艳的季节。诗人用“烟花”修饰“三月”,不仅传神地写出烟雾迷蒙、繁花似锦的阳春特色,也使人联想到处在开元盛世的扬州,那花团锦簇、绣户珠帘,繁荣而又太平的景象。孟浩然要去的地方真是好地方,时间也选择得恰当。李白对友人的这次旅游自然十分欣羡。“烟花三月下扬州”这清丽明快的诗句,正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愉快与向往。但李白又是富于感情的诗人,当友人扬帆远去的时候,惜别之情油然而生。从《李太白集》里,我们可以看到李白、孟浩然之间有着不少赠答诗。在《赠孟浩然》中,李白写道:“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可见李白对孟浩然是多么敬佩,两人的情谊是多么深厚。 诗的第三、四句正是写李白送别诗友时的惜别深情。“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表面看来这两句诗全是写景,其实却有着诗人鲜明的形象。“孤帆”绝不是说浩瀚的长江上只有一只帆船,而是写诗人的全部注意力和感情只集中在友人乘坐的那一只帆船上。诗人在黄鹤楼边送行,看着友人乘坐的船挂起风帆,渐去渐远,越去越小,越去越模糊了,只剩下一点影子了,最后终于消失在水天相接之处,而诗人仍然久久伫立,目送流向天际的江水,似乎要把自己的一片情意托付江水,陪随行舟,将友人送到目的地。这两句诗表达了多么深挚的友情,然而在诗句中却找不到“友情”这个字眼。诗人巧妙地将依依惜别的深情寄托在对自然景物的动态描写之中,将情与景完全交融在一起了,真正做到了含吐不露而余味无穷。 另外在诗歌的用韵上,诗人也颇具匠心地选择了“楼”“州”“流”三个声调悠扬的韵脚,吟诵起来余音袅袅。这与孤帆远去、江流天际的景象以及诗人目送神驰、情意绵绵的神态十分吻合。再加上语言清丽自然,意境雄浑开阔,这首诗真是令人越读越爱,百读不厌,无怪乎千古传颂。 清人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品评李太白七绝的艺术特色时说:“七言绝句以语近情遥,含吐不露为贵。只眼前景,口头语而有弦外音,使人神远,太白有焉。”李太白的七绝在诗坛上的确是独步了。

9.轮台东门送君去,

雪上空留马行处。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唐代诗人岑参公元754年(天宝十三年)在轮台写的一首送别诗,色彩瑰丽浪漫,气势浑然磅礴,堪称盛世大唐边塞诗的压卷之作。这首诗抒写塞外送别、客中送客之情,但并不令人感到伤感,充满奇思异想,浪漫的理想和壮逸的情怀使人觉得塞外风雪变成了可玩味欣赏的对象。全诗内涵丰富,意境鲜明独特,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等诗句已成为千古名句。

后八句述别情。先写在中军帐摆设酒宴、演奏边乐欢送即将起程返京的武判官——席次间的频频举杯、依依话别都只是在器乐的名称中略略带过,留待读者自己去想象饯别的情形。饮宴直到薄暮时分才告结束,送出辕门但见大雪纷飞,矗立在军营中的那面醒目的大红旗帜都硬硬地垂落着,在劲风中丝毫不能翻动。可以想见,旗帜上的冰凌何等厚重,塞外的天气是何等冰寒!而朋友却要在这样严酷的冰天雪地中赶路,怎不叫人担忧?一直送到轮台的东门,前方的天山道路都已被大雪铺满,只剩下白茫茫的一片。遥望朋友远去的身影,在山回路转中渐渐不见,只看见雪地上留下的一行人马走过的脚印……词尽而意不尽,余味绵绵,使人低回不已。

10.长亭外,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

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海之角,

知交半零落。

一瓢浊酒尽余欢,

今宵别梦寒。

(李叔同:《送别》)

古代送别诗,一般都是为送别某一个朋友而写的,是实有其人。但耐人寻味的是,根据目前的材料,还看不出李叔同的《送别》是写给哪一位朋友。在我看来,《送别》并不是为具体的友人而写,而是一首无所明指的象征送别诗。《送别》分三段,第一段是“写景”,写长亭外,古道边送别的具象情景;第二段则是抒情,抒发知交零落天涯的悲慨;第三段从文字上看,是对第一段的重复,其实不然,是文字重复而意蕴升华:经历了“送友离别”,而感悟到人生短暂,犹如日落,充满着彻骨的寒意。整首歌词弥漫着浓重的人生空幻感,深藏着出世顿悟的暗示。

概言之,《送别》实际上是用无所明指的象征,传达出李叔同送别朋友,感悟人生、看破红尘的觉悟。所以,《送别》不仅仅是朋友之间挥手相送的骊歌;而是李叔同即将告别人间、弃世出家的“前奏曲”。

气候造福于人的例子和给人们带来灾难的例子

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现代化工业社会过多燃烧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产生的和大量排放的汽车尾气中含有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造成的。

温室效应原理:

世界上,宇宙中任何物体都辐射电磁波。物体温度越高,辐射的波长越短。太阳表面温度约6000K,它发射的电磁波长很短,称为太阳短波辐射(其中包括从紫到红的可见光)。地面在接受太阳短波辐射而增温的同时,也时时刻刻向外辐射电磁波而冷却。

地球发射的电磁波长因为温度较低而较长,称为地面长波辐射。短波辐射和长波辐射在经过地球大气时的遭遇是不同的:大气对太阳短波辐射几乎是透明的,却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

大气在吸收地面长波辐射的同时,它自己也向外辐射波长更长的长波辐射(因为大气的温度比地面更低)。其中向下到达地面的部分称为逆辐射。地面接受逆辐射后就会升温,或者说大气对地面起到了保温作用。这就是大气温室效应的原理。

扩展资料:

温室效应的危害:

1、气温升高所带来的热能,会提供给空气和海洋巨大的动能,从而形成大型,甚至超大型台风、飓风、海啸等灾难。每年所遭受和面临的灾难越来越多,损失的生命和金钱数目越来越大,越来越让人难以接受。

台风海啸等灾难不单直接破坏建筑物和威胁人类生命安全,也会带来次生灾难,尤其是台风、飓风等灾难所带来的大量降雨,会导致泥石流、山体滑坡等,严重威胁交通安全和居民生活安全。

2、气温升高不单会从海洋直接吸取水分,还会从陆地吸取水分,使得内陆地区大面积干旱,从而粮食减产,饲料也同样减产。粮食和肉类食品将面临匮乏,直接威胁国家稳定。为食物而引起的恐慌和争斗,将不再是落后村落中才会发生的事。

3、气温升高所融化的冰山,正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淡水最主要的来源。我们的地下淡水储备很大部分来自冰山融水。在气温平衡正常时,冰山的冰雪循环系统,即冰山夏天融化,流向山下,流入地下,给平原地区积累淡水,并起到过滤作用。

冬天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回到山上,通过大量降雪重新积累冰雪,也是过滤过程。整个循环过程使得我们的淡水有了稳定平衡保障。而如今全球变暖使得冰山冰雪的积累速度远没有融化速度快,甚至有些冰山已不再积累,这就断绝了当地的饮用淡水。这将会带来因缺水而产生的冲突和战争。

4、气温升高使得自然界食物链逐渐断裂。

5、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上升,会导致海洋中二氧化碳含量上升,使海洋碳酸化,这会杀死大量微生物。海洋温度上升也会破坏大量以珊瑚为中心的生物链。最底层的食物消失,使海洋食物链从最底层开始,向上迅速断裂,并蔓延至海洋以外。

由于没有了食物,将有大量海洋生物,和以海洋生物为食的其他生物死亡。海洋中大量生物死亡,将会污染海洋,加速其他生物的死亡;同时释放大量温室气体,加速全球变暖,形成恶性循环。

百度百科——温室效应

我爱我的家乡日记

造福:新疆是我国一个很大的棉花产区,主要是因为那里的气候日照关系。

灾难:沙尘暴也是现今社会一大重要的气候灾难。每年造成的损失不可计数。

不过也不是绝对的,沙尘暴也有其好处的。他可以促使土壤中盐分的转移;沙尘暴还可以解决土壤碱性过强。

这是二面性具体表现吧。呵呵!

宣城历史上有哪些名人

不知不觉中一天又要结束了,一定有不少感想,需要进行好好的总结并且记录在日记里了。怎样写日记才更能吸引眼球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我爱我的家乡日记,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爱我的家乡日记1

顺山而下沿着弯弯的小河走就到了我的家乡——大眼哨村,村前有一条小河,岸边垂柳依依,河水清得可以看到河底的石头和沙子,河面上一群群的鸭子在水面上欢快的游动着、玩耍着。小河里的水哗哗哗的欢唱,每年“五一”长假回去,我都和小伙伴们一起到河里游泳、捉鱼、打水仗,这时小河里充满了我们的欢声笑语,晚上我和几个小伙伴们总爱静静地坐在河边,仰望天空中点点繁星,倾听小河里昂扬的蛙声。微风吹来,依依的杨柳随风飞扬,小乡村的夜色是多么宁静、多么美丽啊!

沿着这条小河,走出了许多对国家和社会的有用人材,他们有的当教师、有的当医生、有的当工程师还去了北京工作,我真羡慕他们啊!

明月高照,今夜的村庄在月光下显出了清晰的轮廓。一幢幢小洋楼参差有序地矗立在月色中,回想两年前,这儿多半还是平房,如今,一切都变了。月亮还原来的月亮,但党的富民政策促进了小乡村的变化,使小乡村的夜色变得更加美丽,更加动人。

我的家乡是那样的朴实、可爱、充满了乡土的气息。

我爱家乡的小河,更爱我美丽的家乡。

我爱我的家乡日记2

新疆轮台县是我的家乡,我的家乡非常美丽。

春天,树枝抽出了新的枝条,慢慢的长出了嫩绿的小芽儿。孩子们在树下嬉戏、打闹。他们从来不忍心折断一根枝条。他们每天都能看到树,时间长了,孩子们和树成了好朋友。

夏天,天气很热,一颗颗大树就像与太阳作斗争的战士一样,一朵朵小花争奇斗艳。

秋天,正是农民伯伯丰收的季节。稻谷成熟了,田野里一片片金灿灿。那一串串丰满的稻谷,沉甸甸的,压的稻杆都受不住了,稻杆就弯下了腰,像一位七老八十的老爷爷。秋风一吹,稻花荡起一层层金波。看!一部部收割机缓缓行进在稻浪之中。农民伯伯的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冬天,是我们最喜欢的季节了。远看一片银白色,非常美。行人们走在路上,雪花飘在他们的身上,但他们毫不在意。校园里热闹非凡,调皮的男孩子在打雪仗,可爱的女孩子正在堆雪人,玩得不亦乐乎。

我最喜欢的是家乡的落叶,每当落叶落下,我的心情舒畅,看到落叶的样子,秋风轻拂,万木萧萧,枝枝红叶摇曳,像一片跳跃的火焰,这火焰映红了山,映红了水,映红了天空,天上地下红成了一片。

我爱我的家乡,我更爱我家乡的人民。

我爱我的家乡日记3

我的家乡是个风景优美的地方。那里空气新鲜,更是个适宜人居住的地方。

我的家乡钱塘村到处是山,山上树木郁郁葱葱,树下有各种野花,花香扑鼻而来,正是游玩的好地方。我的家乡到处是山,远看,那山就像是一片绿色的海洋,无边无际;近看,那山就像一位高大的巨人,我就比如像他身上的一颗牙齿还要小几倍。虽然我的家乡还没有造新房子,但是那依然很美丽。我的家乡一年四季各不相同。春天,就在田野里。农民门都去田野里种菜,施肥就像是去赶集一样,许多人在田野里“跳舞”。

夏天,风景也非常好。我家前面有一块仙女池—荷花池,每天都有“观音菩萨的莲花座”从荷叶里昌出来,还长出了嫩绿色的小莲蓬,就像是仙女从荷花里做着优美的动作飞了出来。不只是荷花池,山上的树叶长得也非常茂盛。还有公公呢,有草莓公公,牛奶公公,这些公公很像草莓,比草莓大的有,甜的也有。

秋天,我们的田野里也很漂亮。果子也全成熟,有石榴、橘子、柚子、梨子、苹果……还有稻子,稻子好像一位位年轻的小伙子,站在田野里。

冬天,天上飘下了许多雪花,房顶上都是小孩子都拿着杯子在屋顶上装雪,当冰激淋,有的人正在操场上用雪打人,有的人在做雪人,还有的人正在滑雪呢!

我的家乡多美丽!到处都是风景,无论你走到哪里都有花草树木陪伴你。

我爱我的家乡日记4

我的家乡不仅有风光秀丽的景色,物产也很丰富,还有闻名中歪的风筝和木板年画,这就是我美丽的家乡——潍坊。

我爱潍坊,爱它那众多的风景名胜。在市区有以小为名的十笏园,建筑造型独特的潍坊风筝博物馆等。令人引以自豪的景点。青州仰天山国家森林公园。沂山国家森林公园等著名的旅游景点,所有这些,就像一幅美妙无比的山水画,吸引着古往今来的游客。

潍坊是一座美丽的城市,在潍坊市区内有三条河,白浪河、张面河和虞河。白浪河是三条河中最长的一条,它又称“母亲河”。走近白浪河,首先看到的是那清澈见底的河水,那精美的雕像,那仿古的船,那千奇百怪的花岗石块,那造型各异的桥,给人一种神秘之感。白浪河就像一条绿色的丝带,穿城而过,给潍坊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我爱潍坊的民间工艺。潍坊的风筝起源于战国时期,至今已有两千年的历史。潍坊的风筝不但扎工精美,造型新颖,而且形态各异,栩栩如生。最有代表性的是龙头蜈蚣风筝,长达百余尺,风筝在蓝天上飞舞时,气势千里,蔚为壮观。潍坊因此被定为“世界风筝之都”。另外,杨家埠的木板年画也是一种文明中外的艺术形式。它历史悠久、内容丰富,体裁新颖多样,倍受人们的喜爱。

潍县萝卜是潍坊的著名土特产。它清脆可口,健脾理气,含有大量维生素,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因此在潍坊有“吃萝卜喝茶不用找医生把药拿!”的说法。

我爱我的家乡,美丽的潍坊,明天的你要更加美丽辉煌!

我爱我的家乡日记5

宣城,一座风光秀美的小城市,虽然没有北京那样的气魄雄伟,没有上海那样的摩天大楼,但它古色古香,别具风韵,宁静淡然。

这里有一个“世外桃源”——敬亭山,“诗仙”李白曾多次到这里游玩,还留下了《独坐敬亭山》那流芳千古的诗篇。敬亭山草木苍翠,春天满山开满杜鹃花,淡红的花朵一丛一丛的,路边碧绿的草场上,嫩嫩的小草亲密地挤在一起,拉着小手,织出一块柔软的地毯;还有那片竹林,翠竹掩隐,凉爽极了。到了清明节,鹅黄的新笋像刚出壳的小鸡似的钻出地面,仿佛一座座小宝塔。

宣城境内的美景可是太多了,这里只说一个泾县的桃花潭。桃花潭,潭面宽阔、水光潋滟、晶莹明澈,一阵风吹来,河面泛起鱼鳞的波纹。旁边的桃花绽开着笑脸,好像在对着明镜般的河水梳妆打扮呢!难怪当年的李白也会慕名而来,写下了“桃花潭水深千尺”的千古佳句。

宣城,还是“文房四宝”之乡。我对书法更是情有独钟,它让我陶醉,让我在淡淡的墨香中享受到乐趣,也让我获得快乐。

登上敬亭山顶,望着飞速发展的宣城,我为自己是宣城人感到自豪。

我爱我的家乡日记6

大家可能去过许多的名胜古迹,但是,像我的家乡这种小地方,在我看来,也是非常美丽的。

看,这是我的家乡。我的家乡是一个树林环绕的小地方。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空气清新,散发幽香。我的家乡虽然是一个非常不知名的小城镇,但是,你们从没有见识过我们家乡的“美”。我们家乡的美,在我们这里与外面那些“世外桃源”,相比之下差的太远。可能是由于审美观点的不同吧!我的家乡的美是一种神奇的美。从近处看,是一排排整齐的麦秆;而从远处看,却是一片片青葱的草原;从近处看,是一道道灌溉管;从远处看,却成了一幅小河风景线……

我们的家乡,可以算得上是“与世隔绝”。这里的现代科技不太先进,但是却有着自己独特的生活方法:例如,在牛的身后挂上一个独特的装置——只不过是用石头做的一个奇形怪状的大东西——在牛的面前放了一排黄豆,和一些扎了好多孔的尼龙塑料管。用鞭子打一下牛,牛就会慢吞吞地向前走。等到牛走完很长的一段路,就形成了许多许多的豆浆。然后,这些豆浆会随着管道流到一个特殊的加热区。等流过了加热区,滚烫的豆浆会随着管道流到专门为这些营养美味的豆浆准备的大容器里。看,我家乡的人是不是想法很独特啊!

这就是我的家乡,一个神奇秀丽的小镇——昌图。

我爱我的家乡日记7

我的家乡永兴位于湖南省最南端,那儿物产丰富,景色宜人,素有“中国银都”之美誉。

说起永兴,你一定知道美丽的便江吧!便江犹如一条翠绿的带子,环抱着永兴。春天,便江苏醒了,鱼儿们自由自在地游着。柔橹一声,小舟咿呀,渔民们撒下渔网,不一会儿,小舟上传来喜悦的叫声,渔民们满载而归,好一幅欣欣向荣的美景。夏天,骄阳似火,便江宛如一块翠绿的大镜子,许多人带着游泳圈,欢呼着跳进清澈的便江,“扑通,扑通”水面上溅起一朵朵浪花,欢声笑语响彻了整条便江。秋天,便江好似一位美丽的母亲,火红的枫叶好似她的孩子,打着旋儿飘入便江。片片枫叶宛如小船,上面承载着蚂蚁、蚱蜢、蟋蟀……冬天,便江穿上了一件漂亮的白衣裳,人们在便江上溜冰、打雪仗、滑雪橇……好一派迷人的景色。

说起永兴,你一定会知道我们永兴的特产吧!对了,那就是远近闻名的冰糖橙。秋天到了,放眼望去,山坡上那一棵棵橙树上挂满了一个个黄澄澄的小灯笼,漂亮极了。掰开冰糖橙,里面盛满了金黄的果肉,放入嘴中,甜津津的,叫人吃了还想吃。

说起永兴,你一定知道我们永兴许许多多著名的特色小吃吧!美味可口的四黄鸡,外脆内嫩的马田豆腐,香脆可口的马田腐竹,油腻诱人的七甲腊肉,柔软细腻的魔芋豆腐,清香洋溢的红薯酒……

我爱你,美丽的永兴;我爱你,宽广的永兴;我爱你,富饶的永兴!

我爱我的家乡日记8

我的家乡在重庆,我爱我的家乡。

我的家乡重庆,地处我国西南地区,四面环山,依山而建,又有长江和嘉陵江两江交汇,别名江城,又名山城。

重庆有很多著名的旅游景点,朝天门就是最著名的一个景区。那里吸引了世界各地许许多多的游客,站在朝天门广场上,你可以看见江面上的巨轮、游艇来来往往,川流不息。朝天门还是一个西部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那里的商品应有尽有,看得你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夜晚的重庆,要是你到那里,可以看到一排排高高低低、错落有致的城楼,城楼上五颜六色的灯光像无数

的星星闪闪烁烁,把整个城楼装扮得多么美丽,多么气势非凡。特别是在春节期间,街道两旁那一棵棵“彩灯树”挂满了圆圆的“果实”,发出五光十色的灯光,重庆的夜晚就显得格外迷人。

要是你能乘坐游船夜游两江,你就会浏览到重庆夜景的另外一番情趣。两岸灯火通明,星月华灯倒影水中,江水悠悠,江风轻柔地迎面吹来,你仿佛觉得是在星河里畅游。

美丽的重庆还有很多很多特产,像畅销全国的涪陵榨菜、永川豆鼓、灯影牛肉、磁器口麻花等等。说到重庆的美食,首先要提到的就是麻辣鲜香的重庆火锅,还有泉水鸡、酸菜鱼、酸辣粉、毛血旺等等。重庆的美食众多,数不胜数。

重庆的夜景闻名全国,重庆的火锅闻名全国。

我爱家乡的山,也爱家乡的水。

我爱我的家乡日记9

淡水只要是广东人大部分都知道的地方,这个地方拥有人情味、海洋和市场。每天一大早有要上班的人,还有上课的人,都会经过的地方。下午就会有人山人海的人会特地远道前来淡水买海鲜回家煮晚餐,市场旁边就会有很多渔夫搭船出海捕鱼,然后拿到市场里卖而且还是活生生的呢。

淡水不只有美味的海鲜还有自然生态和宽大的马路,而红树林就在我们的学校旁边,到了三月的时候就是春天刚来的季节,能看到一年只有几个月才看得到的油桐花、芦苇还有很多动植物,这在别的地方可是看不到的呢。到了晚上道路上的车辆明显变少许多,但这样并不代表晚上就没有了美景!晚上虽然没有早上那么热闹,但是晚上静静的时候能听到蟋蟀的鸣叫声,在道路上亮着许多不同颜色的灯光,让人在晚上能欣赏灯光,又能找到回家的路。

虽然淡水没有广州那么大可是这里却让人觉得很温馨,这边好吃的、好玩的也都不输给大都市呢,在这里不用听到吵杂的车辆也不用吸到污染的空气,我们这里自然又简朴。

我爱我的家乡日记10

作为一名聊城人我感到很自豪,不仅由于她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更有由于她开放包容自豪创新的胸襟;同时作为聊城开发区人,我更感到骄傲,由于这里寄托了聊城人的希望,承载了鲁西和中原的梦想。就像我们一样,那出升的太阳不会惧怕每一处黑暗和困难的羁绊。

而如今,聊城开发区晋级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更体现了我们开发区的战略地位和优势。你是否看见,一幢幢高楼平地起,一个个工厂日新异,一处处小区展新貌,一群群人儿笑开颜。

你看,那小媚河公园、徒骇河岸风景区、古漯河边,景色宜人,令人浏览忘返;聊大东昌学院、东昌中学分校、开发区实验小学书香浓郁,捷报频传。鲁西化工、希杰、鑫亚、中通等支柱产业竞相入驻,成为经济增长点,环境优美把水城魂魄牵。这一切,得益党的好政策,得益于人民百姓勤劳智慧和勇敢。

我爱开发区,爱她的一草一木,爱她的优雅大方,爱她的美丽可人,爱她的宽阔胸膛。我庆幸我生活在开发区;我希望和美丽的开发区共成长;我坚信她的未来更辉煌!

我爱我的家乡日记11

我的家乡在镇沅,是我从小长大的地方。这里风景优美,山雄水美、林幽物奇,而我最熟悉的就是县城了。

县城坐落在一个依山傍水的地方。东面的有一条布麻河和恩乐江,在布麻河边建有一个金沙湿地公园和双情长廊走道,行走的小道两旁是郁郁葱葱的树木和各种各样的鲜花,红的、白的、黄的、紫的…引得蝴蝶和蜻蜓天天来观看。最美丽的要数夏天的荷花池,你瞧,荷花池中那荷叶像倒着的草帽,有的探出水面,站在水中;有的像哨兵,守在荷花身边,有的漂在水面上像一个碧绿的盘子,为荷花收集着雨露。大大小小的荷花点缀在荷叶中间,有的还是花骨朵,正在等待开花的日子;有的花全开了,好像在争芳斗艳,随着轻风摇动,真是一幅无与伦比的画。一年四季无论怎样变化湿地公园和双情长廊走道都是那么迷人。

西面就是县城背靠的大山,修有曲折的石头伐道,如缕缕飘带缠绕在绿水青山之中,成为一道独特的亮丽风景,是人们登山健身的好去处。登上山顶,可以看到很多座大山,一座连着一座,远远望去,真像一层层翻滚的绿波浪。

南面和北面是一条穿城而过的公路,两面入口建有大大的交通环岛,南面环岛上用铜铸着三片超大茶叶,茶叶上托着一个大茶壶,正往下面的大杯子倒茶水,预示着我的家乡是普洱茶的原产地之一。北面的环岛上建着一很大的芳香坊,有重大节日庆祝活动时放一些燃烧的香料,整个县城被浓浓的香味笼罩住了,它预示着我的家乡一年四季如春,是一个花的世界,具有芳香镇沅的'美称。

我的家乡虽然很小,但是在我心中永远是最美的,我爱我的家乡。

我爱我的家乡日记12

我的家乡信阳位于河南省南部,东与安徽为邻,南同湖北接壤,介于鄂豫皖三省的结合部,处于大别山北麓与淮河上游之间。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的是著名的信阳毛尖。

信阳毛尖是绿茶中的珍品。它外外形细秀,色泽翠绿,白毫遍布。内质汤色嫩绿、鲜亮,香气鲜嫩高爽,叶底嫩绿明亮、细嫩、匀齐。至于这个绿茶还有一段美丽的传说:

相传在很久以前,信阳本没有茶,乡亲们在官府的欺压下,吃不饱,穿不暖,许多人得了一种叫“疲劳痧”的怪病,使得不少地方都死了村民。一个叫春姑的姑娘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为了能给乡亲们治病,她四处奔走寻找能人。一天,一位老人告诉姑娘他知道哪里有消除疾病的宝树,于是春姑按照老人的指点,找到了宝树。看管茶树的神农氏告诉姑娘种子必须在十天之内重金泥土,否则前功尽弃。春姑没有办法在十天之内回去,于是老人将春姑变成一只画眉鸟。画眉回到了家乡,将树滋种下,很快树苗从泥土中出来了,画眉因为心血和力气已经耗尽,化成了一块似鸟非鸟的石块。后来茶叶放进了瘟病人的的嘴里,病人马上就好了。从此以后,种植茶树的人越来越多,也就有了茶园和茶山。

我爱我的家乡日记13

紧张的考试过去了,美丽的冬日寒假来临了这是许多小朋友期待的假日。

我做了一个小计划就是想幸幸福福的过大年。今天,我怀着好心情回到离别长久的故乡。看看那曾经的故土,一股兴奋涌上心头眼泪不由自主的流淌在脸颊这不是悲伤而是开心。

我提着重重的行李箱奔向那充满温情的故乡,冲那蓝天呐喊:故乡,我回来了!

这时下起了鹅毛大雪,那雪像一位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子,她化身成无数飘舞着的雪花,迈着优雅的步伐一点一点的降落在世界的角落,那仿若永恒不老的松树也被它的晶莹光芒所打动披上了一层层的银白色,那地上堆得白胖胖的小雪人,疑惑地睁着它那小眼睛盯着树梢上那在阳光照耀下闪着光的冰花。

看着故乡我不愿打破这如此神圣的时刻,这是故乡的冬天啊!这么令人如痴如醉啊!我迈着轻盈的脚步在彩虹桥上落下一足足脚印,仿佛自己又回到了小时候。我坐在桥边,看到小时候自己和小伙伴堆雪人打雪仗是那么温馨。我随着雪花不由自主的唱起歌来,我看见自己在校园唱着歌曲与同学老师迎接冬天现在想起多么想回到过去。我爱故乡,更珍惜童年的回忆。

我爱我的家乡日记14

说起我的成长,就不能不从我的家乡说起。

家乡的春是一幅生机勃勃的画,它用彩色的画笔描绘万物复苏的过程,描绘出春意盎然景色。家乡的春,景色美不胜收,风和日丽。瞧,大家都在为大地春回而庆祝呢。

家乡的夏,园子里的色彩要斑斓的多,园子里的花蕊红的像火,白的如雪,粉的似霞,争鲜斗艳,万紫千红。虽然有时酷热难耐,但看到那欣欣向荣的景象,也是很开心的。

家乡的秋,小河水面平静。阳光倾注在微波粼粼的湖面上,闪烁着点点金光,落叶如同金色的蝴蝶般翩翩起舞,落在水面上像一叶叶小舟,秋风送爽,红叶抖动,如同蓝天上一团火焰在燃烧,家乡的秋不仅风景秀丽,而且果实累累,走在田野里,习习凉风会迎面吹来,那种感觉真美好。

家乡的冬很长,是一幅水墨画,白色的雪地灰色的树林。偶尔飞过几只飞鸟,绝不便代表寂寞和凄凉,而是宁静和安详。小朋友都穿的像一群雪人似的,大家都聚在一起,打雪仗堆雪人,快乐极了。

家乡是一坛陈年的酒,它美的成熟、美的浓烈,我爱我的家乡。

我爱我的家乡日记15

我的家乡有一座美丽的高山,名叫鼓山。相传山顶上有一块巨石,形状像一面打鼓,每当风雨交加的时候,那块巨石就会发出像打鼓一样的声音,所以人们把它叫做“鼓山”。那里树木茂盛,景色宜人,是个迷人的地方。

春天,鼓山上的小草从地里探出了小脑袋,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了嫩绿的叶子;艳丽的花儿竞相开放,红得像火,白得似雪,黄的如金,五彩缤纷,绚丽极了;小鸟在枝头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好像在说:“春天来了,春天来了,伙伴们快点起床吧!”然后小青蛙,小松鼠,小蛇……所有小动物都醒来了。远远望去,整座鼓山变成了花的海洋,鸟的世界。

夏天,鼓山上的树木长得葱葱茏茏,茂密的枝叶挡住了阳光,就像为人们撑起了一把把绿色的大伞。清晨,半山腰里飘起一层乳白色的雾,就像仙女随风起舞的洁白的裙子。

秋天,鼓山上层林尽染,叠翠流金,秋风一吹,一片片黄叶从树上飘落下来,有的像在空中飞舞的蝴蝶,有的像展翅飞翔的黄莺,还有的像在轻盈旋转的舞者。美丽极了!

冬天,鼓山顶上下起了雪,雪花在空中飞舞,犹如一片片洁白的鹅毛飘落下来。房顶、树枝、道路都披上了白色的轻纱,仿佛漫天舞雪的童话王国。

鼓山一年四季都很美,吸引了许许多多的中外游客。我爱鼓山!我爱我的家乡!

第一位:吴作人

吴作人(1908年11月3日-1997年4月9日),男,安徽宣城泾县人,生于江苏苏州,1926年入苏州工业专科学校建筑系,1927年至1930年初先后就读于上海艺术大学、南国艺术学院美术系及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从师徐悲鸿先生,并参加南国革新运动。早年攻素描、油画,晚年后专攻国画,境界开阔,寓意深远,以凝练而准确的形象融会着中西艺术,是继徐悲鸿之后中国美术界的又一****。年法国政府文化部授予他“艺术与文学最高勋章”,1986年比利时国王授予他“王冠级荣誉勋章”。

第二位:吴半农

吴半农(1905年-1978年) 原名吴祖光,号曲林,安徽泾县人。清华大学经济系毕业。曾赴美留学,获哥伦比亚大学经济系硕士学位。中国现代经济学家,著有《工资指数论》、《我国对外贸易分析》、《当前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形势》等。1934年夏,吴半农被派赴美留学,获哥伦比亚大学经济系硕士学位。1936年12月取道苏联西伯利亚回国至南京,任中央研究院社会研究所研究员。国民政府经济部秘书。1940年12月改任经济部统计长、资源委员会驻美国技术委员会专门委员,再度赴美。1944年任太平洋国际学会美国分会客座研究员。抗日战争胜利后,任中国政府驻日本代表团第三组(经济)组长和中国驻盟军总部赔偿归还代表团首席代表。1956年8月2日,冲破阻力,获得机遇携全家离开日本返回祖国,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重用,先后任外交部国际关系研究所日本组与世界经济组组长、研究员、顾问等职。1978年病逝于北京。

第三位:梅子涵

梅子涵,1949年生,儿童文学作家,上海师范大学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20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发表文学作品。 作为儿童文学家,他为儿童写了几十部书集,如《女儿的故事》、《戴小桥和他的哥们儿》等;作为儿童文学的研究者,他写作、主编了多部理论著作,如《儿童小说叙事式论》等。作为儿童文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他培养了几十位儿童文学研究生,为儿童文学事业培养人才做出很大贡献。他还写过一本《女儿的故事》,这是一部出自大学教授之手却没有丝毫书卷气的活泼有趣的长篇小说。小说以口语化的语言写作,语感独特,风格幽默风趣,恰似谈笑风生,亲切感人。小说将一个女孩日常的生活和平凡的成长经历借助语言的魅力使之艺术化,从而激起读者的强烈的审美愉悦和心灵的共鸣,创造了儿童小说的一种新的叙述方式和小说艺术的新领域。

第四位:章基嘉

章基嘉(1930.1.1—1995.10.5),安徽省绩溪县瀛州乡油坑口人。长期天气预报专家,任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南京气象学院教授及副院长、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中国气象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并被选为首批中国工程院院士。1951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物理系,1958年毕业于苏联列宁格勒水文气象学院研究生部,获地学科学副博士学位。先后从事气象教学、科研和组织领导工作,在大气环流和中长期天气预报、青藏高原对东亚环流和天气气候影响等方面有深入的研究。为纪念在章基嘉气象学上的贡献,南京气象学院设立了章基嘉奖学金。

第五位:胡家健

胡家健,字建人,安徽省绩溪县人。教育家。早年就读胡氏小学、安徽学府。后考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育专修科,国立东南大学教育学系毕业。曾任河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教育学专任教员兼附属小学主任,安徽省教育厅编译处主任,安徽省省立第四中学(宣城中学)校长,国立浙江大学教授兼学校总务长、浙江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国立中央大学(南京大学,前身国立东南大学)教授兼校柏溪分校主任、学校总务长,教育部中等教育司司长,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兼文学院院长、香港中山图书馆董事长等职。

第六位:洪德元

洪德元,男,1937年1月出生于安徽绩溪,植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196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生物系;1966年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生毕业;1988年任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1991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98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副主任;2001年增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洪德元提出了多个属的新系统,发现8个新属、50多个新种;在英文专著《Taxonomy and Evolution of the tribe Veroniceae, Scrophulariaceae》(婆婆纳族的分类和进化)运用了新方法,提出了起源和进化的新观点,建立了该族的进化系统;对毛莨科、桔梗科和百合科的细胞分类学和物种生物学研究有新发现;1990年出版的《植物细胞分类学》是世界上该领域的第一部专著,为植物细胞分类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